变化1:服装批发忙“触网”:当心暗礁砸库存
做批发的个体户王旭志(应被采访者要求为化名)前不久拿到了一季度的营业数据,“营业额增长在20%以上。”过去的几年里,他每年的营业额增速均在20%~30%。为何风景这边独好?
原来,在电商的冲击下,他选择了拥抱而非躲避。他的经营历程几乎契合了电商由不温不火到红火狂飙的突进史:2010年,电商星火尚未燎原,做服装批发生意的他便嗅到商机,小心翼翼“触网”,开始给线上、线下两边供货;2012年,电商如日中天,他果断抛弃线下供货渠道,专给网上商城店主供货。王旭志成为吃螃蟹的第一批尝鲜者,也是最早的受益者。
但网上服装批发在郑州的市场尚未完全打开。“郑州网上服装批发市场前景很广阔,但目前品类单一,只有女裤,没有男装和孕婴童服装,做的人太少。”虽然网上批发前景诱人,但其中的暗礁却足以掀翻大船。王旭志吃过一次亏,三年前接下了一个网店要4万条女裤的单子。美梦只做了一半,他就醒了:客户因为刷单被平台发现,店铺降权、商品链接被删除,这直接导致他已经备好的4万条女裤因无渠道销售,砸在了自己手里。
变化2:战场由地市下沉县乡:大城开小店,小城开大店
接受采访的当天,王轩在巩义开了家新店。至此,在他总计超过30家的线下店中,约60%的产品直供县城、乡镇的服装超市、服饰广场。
“地级市业绩出现下滑,县级业绩比地级市业绩好很多。”王轩每周都要去巡店,不容乐观的是,地市商场人流稀稀拉拉,站在商场这头,能一眼望到另一头。选择布局县乡,商场方投来橄榄枝,“位置可以自己挑。”
这也是大趋势。服装零售市场盈利的主战场开始由郑州、洛阳等地级市向县乡下沉。
在一次批发市场组织地市客户的招商活动中,史玉军发现,以往客户进店却未必成交,但现在连店都不进了。
“大城市房租成本高,而乡镇消费能力并不低,慢慢就出现了在‘大城市开小店、小城市开大店’的现象。”史玉军称。
变化3:代理商转变职能:扮演厂家服务平台和信息中心
过去,王轩利用不同区域间的信息差和价格差,从厂家拿货,批发给各地零售商。现在,他和厂家合作,自己开店,从代理商变成了终端商。
“价格越来越透明,终端要求让利,又要背负库存压力——代理商越来越难做。”巴佳伟称,“未来,工厂直接面对终端,绕过代理商。店铺还会存在,但变成了工厂在操盘,直接面对消费者。”
在这种压力下,代理商职能要转换。“代理商扮演厂家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中心,从上游找到货源和厂家,从下游终端客户那里收集信息,反馈给厂家,走‘以销定产’的订货模式。整个环节,代理商围绕信息流和物流在做。”
“以销定产”的模式,能够很好地把控库存、减少积压、规避滞销。而现有的退换货政策往往导致行业性的库存高企,屡被诟病。
变化4:服装批发市场也尝试:线上微信端线下“嘿客”店
锦荣商贸城西北入口处,一个约5平方米的房间显得与周围店铺格格不入,房间衣架上挂着琳琅满目的夏装,一个可手触的黑色屏幕靠墙搁置。 东嘉艺花边厂批发水溶花边,水溶领花,刺绣花边,手摇花边,手钩花边等服装辅料。http://www.51lace.com
发布时间:2015/5/2 10:31:4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