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“金九”,对纺织产业链而言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纺织、化纤企业从G20后就一直不温不火,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,并且大部分厂家对后市仍不看好。相比之下,染厂近期生意风风火火,涨价行情不绝于耳,“金九”行情展示的淋漓尽致。 随着天气的转凉,虽然终端成品布料市场销售逐步回升,但因主要销售前期库存为主,目前织造企业接单情况仍不佳,整体开工维持低位,G20峰会结束后部分受限纺企陆续恢复开工,但整体恢复相对缓慢,企业的部分织机仍处停工状态,少了往年机器满负荷运转时的紧张场面,市场对传统金九银十所抱希望不大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压制着纺织旺季姗姗来迟? 外部经济环境不佳,使得纺织业出口现状越来越糟,2016年1-8月,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783.37亿美元,同比下降3.33%,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718.15亿美元,同比下降0.50%。众多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转向以内销为主,同时也使得国内纺织品内销市场竞争力增大,不少小型加工纺企面临倒闭的风险。 随着纺织原料价格的大幅拉涨,织造产品盈利水平降低,厂家生产积极性不高。前期受G20峰会影响,涤纶、锦纶等化纤原料都有所上涨,受储备棉轮出刺激,棉花价格飞速上涨,粘胶价格也大幅拉涨,原料成本大幅提高,但是下游纺织品的价格却是呈现脱节态势,无法消化原料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。加之今年环保政策施压,染费持续上涨,成本支出又在增加,织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“夹心层”,行业利润萎缩比较明显。目前厂家多以完成常规订单为主,新单增加较少,且厂家生产利润偏低,因此生产积极性都不高,大多数厂家都期待后市行情的好转。 企业库存压力居高不下,织造业需求积弱难返。现阶段终端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订单问题,纺织企业普遍反映订单较少,从而导致织造企业库存降幅缓慢。纺织原料厂家库存亦较高,导致下游工厂对原料采购趋向谨慎,维持刚需购入为主,且厂家常规品库存较高的压力下,企业多按订单生产,机厂空台率较高,织造业生产积极性大打折扣。
发布时间:2016/10/9 10:23:19
|